九月末,无颜之月推出了最新的重制版,距离初版发售恰好25年。
我第一次看见无颜之月可能还是上小学的时候,不过我也只是记住了这个名字而已,既没有玩过原作,也没有看过里番。
十几年过去了,随着ROOT发布重制版,我正好也弥补一下“童年记忆”。
山茶花是贯穿全游始终的一个意象,为何游戏中将山茶花描述为椿花呢?上网查阅后才知道,椿花是日本对山茶花的特定称谓,其中又分为寒椿和薮椿,前者是我们常见的灌木型品种,后者是日本的原生品类,能够长到数米高。
我老家的院子里也养着山茶花,但从很久以前起,它们就染上了山茶炭疽病,叶片上布满了近似于锈蚀和碳化的痕迹。因此,提及山茶花,我所联想到的并非是美丽,而是病态。而无颜之月的舞台,无疑也是一个病态的世界,那里与我们常人的价值观大相径庭,充满了种种怪异和离奇。当然,故事本身仍旧是美丽的。
重制版的画风非常精美,UI看起来也非常舒服,非常契合本作的氛围。女性角色的设计都非常养眼,尤其是初见铃菜的那一幕,简直美到让人窒息。
至于剧情本身,我给到的评价恐怕是差强人意。
无颜之月作为馆系作品的正统性毋庸置疑,悬疑、猎奇、稍带恐怖(故事开头还是有点恐怖元素的,此外那几个老太婆的笑声也挺瘆人)的故事氛围,错综复杂、雾里看花的谜题,时空间的错位,以及与外界的割裂感、异常感。
应该来说是一部合格的“馆”作,其中包含有大量的民俗学、宗教学内容,我个人对这些杂学是非常感兴趣的,不过遗憾的是,我认为本作的叙事方面实在颇有瑕疵。
老游戏的文本往往诚意十足,量大管饱,然而本作的中期线路实在太过冗长,重复性过高。再加之所有的解谜都被留置到了真结局中,导致前期有大量的谜语人行径;谜题不断累积,得不到解答,使得玩家的倦怠感越发浓重。
坦白说,到了真结局时,我都快忘了前面有哪些问题和伏笔了,再加之男主经常倒地断片,又穿插了大量的梦境、回忆,叙事节奏非常混乱。
除去女主以外,几个配角的支线实在有够凄惨,几乎没有什么好结局,与其说是结局,倒不如说是辅助玩家从另类的角度去了解故事真相。然而这又牵涉到前面的谜语人问题,玩家刚一接触到故事的核心便戛然而止,只能带着满腹疑问去开启下一周目。支线剧情本身也非常敷衍,差不多就是一顿啪啪啪,然后就稀里糊涂的结束了,既没有认真写恋爱,也没有对核心谜题的深入。几个配角当中,可能只有由利子的支线给我带来了些许感动,不论何种形式,母亲对孩子的爱总归是伟大的。
至于真结局,很多设定方面都与25年前的原版有所出入,比方说新作没有“魂魄”的二元设定。不过我并没有玩过原作,这方面可能缺乏发言权。由于玩的是AI翻译,很多细节方面还是不甚明了,哪怕是通完真结局,仍有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心中的很多疑惑依旧没有得到解答。原初巫女是怎么来到仓木的?异端巫女又是怎么来的仓木的?千代为什么要杀害巫女?虽然不是什么特别关键的问题,但总觉得如鲠在喉,不大畅快。
不过,抛开机翻的因素,本作的真结局也很难得到太高的评价。分明是解开谜底的关键时刻,真结局的叙事却是一种相当松弛的氛围,有大量插科打诨的搞笑情节,让人完全严肃不起来。作为一个馆作,他没有其他作品那种拼尽一切努力抵达事件真相,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感觉,主角似乎并没有付出多少辛劳,随随便便就把问题解决了。作为一个悬疑作品,他也没有揭晓谜题的激动与畅快,好像就是铺陈直叙般地给玩家交代一下来龙去脉,然后就是皆大欢喜的happy end了,这种儿戏般的结局方式多少让人有些难堪。此外,水菜的存在也让我感到相当的违和,尽管前面也有一些铺垫,可是一个前期没有任何戏份的人,突然在真结局当中冒出来盖过女主的风头,最后还开开心心地搞起了三人行,作为我来说,实在是莫名其妙。
不可否认的,无颜之月是一部制作精良的好作品,但它真的是一个好故事吗?颜之月
当然了,本作的真女主仓木铃菜的塑造是非常成功的,好久没有看到这样教科书式的傲娇角色了,傲而不戾,娇而不伪,只能说经典永不过时,傲娇永不退环境!看着两个人从最初的敌对,到一点一滴地加深了解,最终成为灵魂伴侣,偕手共老,这大概是最传统的纯爱剧情了。分明其他线路充满了恶意,可是铃菜的部分却甜蜜得如此纯粹,只能说这个游戏把所有的温情和美好都留给了铃菜。
虽然我絮絮叨叨地抱怨了这么一大堆,但我还是蛮喜欢无颜之月的,很开心能在这个十月遇见它。从此往后,山茶花给我留下的印象,除去病态,也有美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