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你,与谁共度?
——并非“恋爱”的邂逅。
泡沫青春群像AVG
时值 1988 年,泡沫经济下的日本。
崭新的大楼群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起,社会气氛热闹非凡的时代。
古旧物渐渐消失,新生物不断诞生。身处其中,谁也不曾注意到……
或者说、即使注意到了也视而不见的——那些地方,那些人,那些物。
而在这样的都市一角中生存着的人们,
本作便是围绕着他们几近一年的“交流”所展开的群像剧故事。
在乡间小镇居住的高一学生樱井栞奈,因为暑假所遭遇的交通事故影响,
在老家的生活也变得难以为继。
而在同一时期的中国,高考落榜后的景萧然不情不愿地就职度日,
不知不觉中已然消磨了一年时光。
就在这时,两人不约而同地耳闻了正处于泡沫时期的东京盛况,
栞奈毅然决然地从高中肄业,孤自背井离乡上京;
萧然也辞去工作,怀抱着诸般思绪只身前往日本。
而两人在此处所邂逅的,则是一份略显古怪的工作——
“在这座破旧站房里住下来就行了。”
时薪400日元的报酬,虽相比同期工作很是低廉,但工作时间却是一天24小时,
也不用担心房租和水电燃气费问题,想来很是划算。
为人笨拙的栞奈,以及不谙日语的萧然。
而这份工作所需要的只有一个人。
围绕着互不相让的两人,在接受了房东佐仓诗织的建议后,
彼此便在不情不愿中就此开始了限定一年的“同居”生活。
感觉很一般。当时就兴致冲冲的,因为买了,后来发现没有自己想象中的深刻的时代背景与个人的命运。感觉涉及到的内容比较简单,非常的一般。
19年圣诞节玩的,感觉还行吧,一个泡沫经济时期的小故事,第一次见真的语言不通是怎么写故事的,还是蛮新鲜的。。
玩过,感觉剧情内容在全年龄中不是很出众
仿佛一碗清茶,回味悠长,片冈写的文字令人沉醉,缺点就是太短。
兄弟马上出续作了,今年6月出世纪末之诗
期待一波
有些瞬间会铭刻在记忆之中,永生难忘——《泡沫冬景》通关随笔
不得不说,片冈智真的是一位在创作中非常具有个人特色的剧本家,从我第一次体验《水仙》时感到的惊艳,到后来慢慢接触他执笔的其它作品,从热门到冷门基本也玩过几作后,逐渐了解了一些这位剧本家的创作风格及理念,而《泡沫冬景》作为片冈执笔的较为近期的作品,虽然开发团队是国内制作组(话说nekoday这公司名,感觉和猫猫社真有点啥关系吧),听说片冈在制作组内没有多少话语权,但作品中还是能感受到不少他在《水仙》时期那种熟悉的味道。另外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开始跟国内合作后个人想法受到压制,片冈近年来的作品风评下滑比较严重,从《神之国的魔法使》《新宿葬命》的评分来看颇有一种晚节不保的感觉(当然这俩我都没玩过),但就《泡沫冬景》而言,个人体验还是很不错的,不得不感叹片冈写短篇的功力之深厚。总之还是简单谈一谈《泡沫冬景》这部作品吧,都是我个人的所见所想,思绪所到之处便是笔到之处,渣文笔还请见谅。
-------------------------------------------------------
《泡沫冬景》的故事并不复杂,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现实的童话”。大致讲述了中国少年景萧然和日本少女樱井栞奈这两个原本毫无交集的人因各自不同的缘由都急需一大笔钱,于是双方都追随着泡沫经济带来的繁荣景象来到东京后,仿佛被命运的红线缠绕般相遇,共同经历了一系列事件和成长的故事。
故事核心的主题就是联系与成长,这部分让我想起去年推过的一部冷门作品《赤線街路 ~昭和33年の初雪~》,同样是外部经历着动荡的年代,同样是一群在时代洪流之下显得过于渺小的平凡之人互相的抱团取暖,同样是角色们在一系列内部矛盾的碰撞下慢慢互相交心,成长,最后大家也都拥有了光明的未来,故事的结局,将他们联系在起来的象征事物倒塌,以及一个时代的终结,在这之后,这份联系也一直持续了下去。同样地,在通关后回到标题界面的时候,无法抑制的惆怅扑面而来。
望着标题界面羞涩地向我微笑着的栞奈,回想着这段旅程中经历的点滴,不过只是短短6小时左右的时长,故事情节的时间跨度也仅仅只是一个春夏秋冬而已,但不知为何我却有种在其中窥见了“永恒”的错觉,也许正如故事的开篇所说,“有些瞬间会铭刻在记忆之中,永生难忘”。
为什么是“现实的童话”,主要是因为这个故事还是太过温柔了一点,和《赤線街路》一样,虽然基于现实的背景,但却刻意淡化了对于世界残酷一面的表现,同时故事的发展看起来也有些过于理想化,批判不够,反思不够。但不可否认有时候正是这种稍显幼稚的童话故事,能够给现实中失意的人们带来治愈的力量,即使这种依靠爱与羁绊就能解决问题的情节在现实中如此稀缺,但我们仍能将从作品中收获的这些治愈与感动内化为个人的经验,作用于现实世界中,成为生活的勇气。
片冈在这部作品里也延续了他写短篇时一贯的叙事风格,去除了较为激烈的戏剧冲突,让整个故事的起伏显得比较平缓,大部分场景都是通过描绘景萧然和樱井栞奈两人不同的语言、文化相互碰撞,以及小圈子内五人之间细腻的情感流来推动剧情发展,比起某种宏大的,激烈的冲突,这种注重人情味的小圈子叙事,大量生活化的场景,对日常细节的注重也是片冈一直以来擅长描绘的东西。另外,本作采用了与《水仙》相同的男女主双视角叙事,搭配上无选项一本道流程的沉浸体验,让整部作品呈现出一种电影的质感,值得细品。
文字细腻,故事温暖,人物既平凡又可爱,片冈用最质朴的笔触描绘出了最真挚的感情,令人内心平静,却又炽热无比。《泡沫冬景》就像冬日里的一杯热咖啡,带有一丝微微的苦涩,却又如此沁人心脾。即使这只是个在那个年代随处可见的平凡故事,但作者的态度足够真诚,登场的人物被赋予了真实的血肉,才让它真正做到了打动人心。
-------------------------------------------------------
在《水仙》中,片冈似乎探讨了这样一个问题:当必将到来的死亡已近在眼前,我们该如何度过自己人生中仅剩的时间?这种对生死观的探讨在无数作品都曾出现过,片冈自然也有他的想法。对此,片冈并非为我们提供某个明确的答案,而是通过濑津美在生命进入倒计时后的一系列行动,向我们展示了一种选择,一种可行的方案。并非擅自理解绝症患者并自顾自为他们选择一条既定道路的傲慢,而是告诉我们,不必非要抱持着一种绝对悲观的态度慢慢等死,选择另外一条路也是可行的,你完全“可以”在这短暂的日子中为自己的人生构建起一种全新的意义。看啊,濑津美她反抗了,她活过了,她平静地面对死亡了,这就是她作为一名生者,在人生的终局做出的“选择”。这种“选择”,也为屏幕外的玩家带来了深刻的反思,同时昭示了片冈的态度,即肯定人的价值,是人的意志促使他们做出了“选择”,从被动转为了主动,体现了片冈对人的生命和意志的尊重。
而到了《泡沫冬景》这里,看上去似乎无论是题材还是主题都与《水仙》八竿子打不着,但稍加思索便能够发现,它所传达的思想依然是与《水仙》一脉相承的,一种由人的意志发起的“选择”。《泡沫冬景》同样写了死亡,但那并非肉体的死亡,而是一个人意志的死亡,这种状态和相遇之前的阿东优与佐仓濑津美相似,可以说是“有的人还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栞奈为了给妹妹绘美凑医药费,放弃了大学,放弃了未来的可能性,她只为了妹妹而活,从未考虑过妹妹做手术康复后属于自己的人生,像个没有自我的傀儡;景萧然活在一套封建的陈旧价值观体系之下,认定考上一个好大学,找到远大的梦想和目标,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才是人生最大的价值。他们没有自我,只是活在既定的框架之内的人偶。而他们相遇之后在彼此的影响之下产生了自我,认真思考未来的事,开始考虑对自己来说真正有价值的是什么,栞奈和景萧然都凭借自己真正的意志做出了“选择”,这便是对根植在内心的一套旧价值体系的重构,完成了自我存在的证明。
正巧最近在看几原的《少女革命》,或许这种重建自我的过程和少革中的“破壳”,自我革命差不多(当然少革对于自我的反思要深刻得多),虽然它们所描述的时代、情景都各不相同,但最终就像河流汇入大海,所到达的终点都是相同的,便是完成自我的解放。这对现代社会中深陷虚无主义困境的当代人来说同样具有着现实意义,即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只是这个时代中渺小的一粒尘埃,但我们同样可以拥有自我意志,来反抗现代社会对我们的桎梏。或许我们每个人本来就拥有着自我,只是被压抑地太久了。
-------------------------------------------------------
诚然,《泡沫冬景》也有很多令人无法忽视的缺点,以及部分我个人不太喜欢甚至感觉有点烂俗的角色支线,如果要我展开来讲的话大概还能写个几千来字的小长篇出来,但我问自己,你觉得那些真的很重要吗?认真想了想,对我来说确实挺重要,但倒也没那么重要,顶多就是对于我个人而言,作品的最终评分会上下波动个一两分,但至少作品的核心价值不会因为这些形式上的漏洞而产生变质,所以还是不说了吧。或许因为我就是这样的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总是下意识地用感性压制住理性,任由那些炽热的情感在心中舒缓地流淌开来,于是,偶尔出现的一些不合理和不愉快也不会让我从这份沉浸之中出戏。
景萧然和樱井栞奈,以及包括他俩在内聚集在一起的一群平凡之人,我为他们的故事喜悦,流泪,揪心,感动。当江老板一反常态地抛却生意场上的精明,坐在那张充满回忆的长椅上驱赶施工人员,最后终于与过去的自己和解时,当栞奈用力摔下高跟鞋大吼出那句“宝什么马啊”并毅然坐上景萧然的破旧自行车后座时,当景萧然将一整年攒下来的钱尽数交给栞奈,悟到自己找到了并非梦想与目标的,对自己来说真正重要的事物时,填满我内心的只有,是了,这就是那个“瞬间”了吧。这大概正是我在纷繁复杂的虚拟中不断追寻着的“真实”,我想只要有了这点,作品形式上的缺点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被盖过去,那么这部作品对我来说就是有价值的。本作就是片冈写给当代年轻人的这样一部温柔的“现实童话”。
-------------------------------------------------------
最后的一些碎碎念:
“这大概,不是能够被称之为爱情的感情。”
如果这都不是爱情,那还有什么能算是爱情呢?景萧然你真是个嘴够硬的家伙啊,即使这份感情始于同情,但最终将你折服的不还是栞奈的那份人格魅力吗?让你决定走进她人生的,不正是你那坚定的决心吗?同情对你来说不过只是一个接近的契机而已。
故事开头就已经明示你和栞奈结婚了,整个游玩过程我丝毫都不带慌的好吧啊哈哈哈(但是栞奈去干陪酒的时候还是给我干郁闷了就是……这段时间下来我的栞奈一定被各种油腻大叔的咸猪手摸过了吧想想就好恶QAQ),不过,我懂你的意思嘛,景萧然和樱井栞奈两人之间的羁绊已经超越“爱情”这个概念了,对不对?樱井栞奈为景萧然的人生带来了全新的意义,对不对?文艺一点嘛,浪漫一点嘛,有命运感一点嘛,反正,最后不还是结婚了嘛,总之你们两个能幸福比什么都重要,挺好,都挺好……嗯?不对,这不对,让我看看,明明还有这么多个dlc,到头来居然连一个后续发糖的都没有?嗯……不好,这样可相当不好喔,不吃糖的话,我可是会死的。
但是话又说回来,貌似《泡沫冬景》的续作《世纪末之诗》已经官宣了诶,看上去和《泡沫冬景》不同的是,似乎要开始描绘虚假的繁荣崩塌后迷茫的一代青年了,或许前后两作加起来终于能为我们呈现出一段完整的“泡沫冬景”了,不知能否看到景萧然和樱井栞奈他们故事的后续呢?不过这回看背景感觉很可能要讲的是绘美的故事了,毕竟栞奈已经是个快30岁的大妈了(笑)。算了,景栞的全新故事我就不奢求了,要是能够来点后日谈,稍微发发糖的话那就太棒啦,等待,并心怀希望吧,如果可以有的话……拜托了,我真的什么都会做的!
逛了逛帖子,发现开头的女性是妹妹绘美,看来是我误会了,不过这样看来留白的空间就挺大了,其中的各种发展就任由自己想象了,我还是会继续相信景萧然和栞奈会在一起的。另外倒也可以接着期待一下续作中会怎么安排三人的戏份,嗯~总不可能一点也没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