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990年代后期,在家用游戏机平台,紧随《心跳回忆》的风潮,各制作商纷纷加入赛道,恋爱游戏变得空前繁荣。

在内容丰富充满特色的作品涌现过程中,1996年面向世嘉土星平台发行的《樱花大战》,以自身差异化为卖点再创《心跳回忆》之后的热潮。

作品的战斗舞台设定在架空的大正年代,是完美融合剧情和恋爱元素的匠心之作,成为战略模拟×恋爱冒险新领域的先驱,受到了热烈欢迎。作品由《天外魔境》系列闻名的广井王子出任制作人,加上豪华的制作团队,实现了高完成度的制作,最终创下了30万份的销售记录,盛况空前。甚至1998年发行的续作《樱花大战2》,以50万份打破了上作销量,名气毫不逊色《心跳回忆》。作品后续改编为戏剧和动画,作为诞生自游戏的融媒体成功案例,成为具有代表性的知名系列。

图一:樱花大战1

当时,在家用游戏机市场,最受恋爱游戏的恩泽硬件之一是《樱花大战》衍生的“世嘉土星”。同为第5代游戏机,面临Playstation和Nintendo 64残酷的硬件竞争,发售后通过世嘉独家的等级区分“X指定”,成为打入成年人游戏市场的少数硬件。这使得此前市场不看好家用机软件销售的恋爱游戏甚至成人游戏可以移植过去,比如《野野村病院的人们》(1994年)、《下级生》(1996年)等作品都是在个人计算机热度背景下,在世嘉土星移植版创造了20万到30万份规模的畅销记录。

图二:下级生

另外给当时恋爱游戏爱好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是1998年在世嘉土星发售的《青涩宝贝》。本作是拜访分散在全国12个城市的女主角们,前所未有的设定和空前规模的宣传,获得了很大关注。

游戏发售前还积极开展了主题CD销售和配音演员见面会等融媒体活动,并由担任12名女主角的女性配音演员结成了“世嘉女孩”组合,仿佛最强IP一般狂热。发售后势如破竹,销售了近20万份,数字上取得了一定成功。

图三:青涩宝贝

然而,最重要的游戏内容不尽人意。与宣传相去甚远的图像和漏洞百出的系统尤为明显,远远不符合顾客期望。因此,宣传阶段望眼欲穿的粉丝们热情在发售后迅速冷却,此后续作的销量也平平无奇。甚至自从《青涩宝贝》发售后,恋爱游戏热潮出现了下降趋势。

由于作品的差评、粉丝热情的冷却,多种因素叠加背景下,作为恋爱游戏新作平台的世嘉土星,在1998年已迎来了生命末期。因此,后续发行的《心跳回忆2》《樱花大战3》等一线作品销量与上作相比都大幅下降了一半以上。短暂的狂热如同烟火消散,以家庭游戏机为平台的恋爱游戏繁华期,经过1995年至1999年四年多的短暂时间,重新回到了平静。

图四:心跳回忆2

家用机平台恋爱游戏萎缩同时,1995年至1999年期间,正是重视故事性的“视觉小说”作品开始兴起的时期。最先引领风骚的是叶(Leaf)于1997年发行的《心之彼方》。对成立于1995年的成人游戏品牌叶而言,《心之彼方》是继出道作《雫》《痕》视觉小说系列的第3个作品。与以往恋爱游戏倾向于加入解谜元素不同,本作着重于阅读小说般推动游戏进行,可以说是真正符合“小说”的作品,受到了很大关注。就这样,新游戏性仿佛成为恋爱游戏的标准般,影响深远。作品甚至在1999年改编为动画。

图五:心之彼方

这种重视故事性的风潮随着《雪之少女》的登场奠定了地位。1999年发行的《雪之少女》是视觉艺术旗下品牌键(Key)的出道作,以融合恋爱和梦幻要素、感人肺腑的剧情,开拓了“泣系”的新领域,据说销量超过了10万份。

图六:雪之少女

随后 2004年发行的键第3部作品《小镇家族》,从最初制作就确定为全年龄对象,更加注重于剧情。本作以少男少女的恋爱、友情、亲情为主题,发售后反响热烈,在个人计算机和家用机卖出了17万份。2007年电视动画播出后,名字更是家喻户晓,打破了原本对成人游戏和恋爱游戏的偏见,成为美少女游戏名垂青史的作品。

图七:小镇家族

叶和键,在2000年代前期以“小说”的新元素席卷个人计算机恋爱游戏界,被并称为“叶键”。它们甚至对同人剧情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无数创作者追随叶键成功的脚步,尝试制作小说型恋爱游戏。在这风潮之中产生了无数的杰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型月(TYPE-MOON)制作的《命运之夜》。

图八:命运之夜

注:根据网络资料整理翻译。